引导国内分布式市场逐步由实体项目层面的商业模式转变为聚焦于开发、融资和运营一体化,实现实业与资本相融合的商业模式。
该工具可借助谷歌地图和当地的气象数据,帮助业主详细了解太阳能储量。谷歌推出一项新服务,可在线分析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是否划算,帮助用户更快、更方便计算出购买和租赁光伏电池板哪个更合适,对美国家庭全面使用屋顶太阳能发电有积极促进作用。
谷歌工程师卡尔埃尔金称,阳光屋顶使用的是与谷歌地图相同的高分辨率航空测绘技术。通过分析屋顶的朝向、附近树木和建筑物落在屋顶上的阴影面积以及所在地的天气情况等综合数据,最后为用户估算出使用太阳能电池板能节省的费用,为用户决定是购买、租赁还是贷款来获得服务。他同时指出,当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非常低。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屋顶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并非一个很容易的决定,因为购买和安装总费用约超过2万美元。但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后期太阳能所节约的费用及产生的效益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但如果能充分利用的话,后期太阳能所节约的费用及产生的效益还是相当吸引人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自去年8月以来,谷歌开展阳光屋顶项目(Project Sunroof)。中国市场现阶段只是缺乏适宜的商业模式。
光伏融资依旧艰难尽管我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屡创新高,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其中分布式光伏实际融资情况并不乐观。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探讨目前已经有一些金融机构在探讨这种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在分布式光伏偏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垫资建成后出售的商业模式其实并不适合。目前中国分布式投资市场主要来自电站开发企业、国有电力企业、能源上市公司及少部分机构投资者。
随着雾霾等污染问题加剧,想要从需求侧调动社会对新能源电力的需求,可以从电价方面进行调整,引入资源税,将社会成本体现在传统火力发电的电价中。通过完善合同架构及相关法律、规范,让开发商、EPC企业参与电站运维,从而不把风险全都转嫁到最终持有方上。
根据SPI的介绍,緑电通可通过提供家庭电费折扣的方式让普通消费者参与光伏电站投资。很多人认为,美国蓬勃发展的分布式光伏市场,一定会是中国市场的未来。而在美国,针对这种情况,以REC政策为支持的SunPort为更广泛的社会用电方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清洁能源电力。而据能源局统计数据,2015年上半年,光伏实际新增装机量为7.5GW,其中分布式占1GW。
2015年是中国光伏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新增装机规模世界第一,累计装机规模也远超其他国家。对于单个分布式项目,垫资与不垫资建设,建成后出售价格每瓦差异约在0.6-0.9元/W之间。笔者认为该模式可行性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风险分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BT模式下,针对成熟的电站投资者,屋顶分布式项目融资难的原因除了规模小、分散、难管理外,开发企业的商业模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上半年项目总体开工率约40%,未开工项目主要受融资不到位影响。让产业链每个环节做好相对应的工作,获得相应地利润,承担相应的风险,是使电站资产获得金融机构信用融资的前提。
此外,受我国屋顶产权限制,大多数不具备光伏系统安装条件的社会用电方无法享受新能源电力。在我国,SPI的緑电通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普惠至社会大众的尝试。
在目前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模式下,用电企业仅享受合同能源管理协议下的电费优惠,却要承担光伏电站可能带来的额外风险(主要是屋顶漏水)。长远来看,电改深入实施将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平价化铺平道路。今年《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反感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今年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GW。为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竞争力,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通过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结合市场竞争机制,可以确保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这种情况其实早就存在,2014年,我国分布式和地面电站的建设目标分别为8GW和6GW,然而14年光伏装机量仅完成目标的76%,据统计14年9月前,仅1.34GW的分布式项目得以并网。但是新增光伏电站建设的繁荣背后是分布式光伏融资难的困境。
许多投资者认为2016年分布式光伏融资难情况将得到缓解,目前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有兴趣参与分布式市场。很多专家强调,我国新能源电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行电力体制,这主要体现在倒挂的电价与受限的售电端。
加之随着现阶段市场经济整体下行、全社会用电量下降,大多数终端用电户对低价新能源的需求实际上并不十分强烈。这种模式相当于将开发阶段、建设阶段产生的潜在风险转嫁给了电站持有方。
根据笔者的经验,大多数光伏电力用户并不直接投资电站,而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和出租屋顶的形式参与分布式电站项目。另一方面,受到光伏光电转化率、用电企业屋顶面积等客观情况限制,可使用的新能源电力对于用电量大得企业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这种企业,新能源电力的需求并未完全被调动起来。
一般的电站开发商利润主要来自于路条;若可以自行垫资建设则可获得设计、施工建造阶段的利润。在电力需求方面,现阶段中国电力市场来自终端用电方的直接需求并不十分强烈:随着煤炭价格下降、脱硫标杆电价下跌,终端用电户的电价随之走低,因此其采用其他手段降低电费成本的欲望并不十分强烈。15年光伏电站并购市场依然以地面电站、全额上网的农业光伏为主,单个屋顶分布式因规模小、分散、难以管理等原因通常不被大多数电站收购企业青睐。緑电通模式能否在我国被普遍接受并形成电力消费习惯,还需要长期市场检验。
电站融资租赁依旧需要以母公司或其他资产作为担保,以母公司信用评级来确定利率水平,市场普遍并未接受以电站项目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进行信用贷款的融资形式。以项目并购和新建项目融资租赁为例,在以开发建设移交(BT)为主要模式的电站项目并购模式中,电站收购方的收购意向是决定项目融资成功的关键。
笔者期待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在中国的春天早日到来。短期内要解决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难问题,笔者认为较为直接的方式是使金融机构,如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允许光伏电站项目公司不需要以额外的增信措施(如待融资电站资产外的抵质押、母公司担保等)申请信用贷款或融资租赁。
如何在电站存续期内通过法律与金融相结合的手段,使各方利益与承担相应风险挂钩,比如在电站存续期内如何规定开发商保证电站在20年内不出现电费收缴、屋顶存续、退出合同能源管理协议或中断屋顶租赁协议等问题来自各地的行业伙伴一见面,首先聊得就是雾霾,真可谓穹顶之下雾霾深锁,各地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从北京至上海,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路相随的雾霾。这些问题导致许多电站开发商更加钟爱大型地面电站,对分布式光伏则持观望态度。12月26日,记者应邀参加泰联新能源年会暨分布式合作伙伴交流会。两项法规的出台也让人们更加深切的认识到实现清洁能源取代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迫切性。
业内人士认为,光伏地面电站装机将告别跑马圈地时代,而曾经受冷遇的分布式光伏即将迎来黄金时代。在安装组件时,确定该方阵的第一块及最后一块,然后两头拉好线后,再安装中间区域正是每个环节的细致工作,才能保证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众多的清洁能源选择中,光伏显然是个宠儿。此外,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光伏上网标杆电价一至三类资源区则由目前的0.9/0.95/1.0元降至2016年的0.8/0.88/0.98元。
泰联新能源项目总监朱剑波则从电站建设过程进行了经验分享,如彩钢瓦夹具的安装要需注意螺丝的松紧度及点位夹具的准确度;在彩钢瓦支架安装过程中,吊装支架上屋顶时需注意彩钢瓦的承重,及屋面的保护。光伏电站的运行长达25年,如何保障电站的平稳运行,是电站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更是分布式光伏不断前进的动力。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